【云煤歲月】篤行不輟謀發展,砥礪奮進譜新篇——平煤故事(一)
2024-04-08 14:54
閱讀次數:2370次
平煤故事(一)
一平浪煤礦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境內的一平浪鎮干海資,距一平浪鎮10公里,屬于彝族聚集地區,附近村落均以彝族為主。一平浪彝語原稱“矣皮蒗”,“矣”就是水,“皮”為岔口,“蒗”為箐,意為岔箐匯流之地。清光緒(1875?1908年)年間,本地原是僅有10戶彝族住戶,50名居民的小山村,偏處一隅,交通閉塞。
解放前的干海資
隨著昆(明)?畹(町)公路(原稱滇緬公路)于1938年建成通車,矣皮蒗成為交通要道逐漸繁榮。1938年,一平浪制鹽場工程處“移鹵就煤”工程全面完工投產,工廠職工及外來人口增加,矣皮蒗遂發展成為廣通縣的工礦城鎮(一平浪鎮原屬廣通縣,1958年撤銷并入祿豐縣),彝語地名沿諧音演變為一平浪而沿用至今。煤礦也以所在地命名為“一平浪煤礦”。
一平浪礦區橫跨祿豐縣一平浪、舊莊、羅川(今彩云)三個鄉鎮,南北綿延20公里,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北部和西部的羊橋箐、張武莊、清水塘、淜溪等礦井關閉,開采范圍縮小,僅及河尾巴至星宿將的礦區南部地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
解放前的工人住房
一平浪礦區的煤炭開采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礦商興源公司首先發現一平浪煤炭資源,并組織開采,至1912年停采。此后,又有商民不斷進行零星開采,但多因煤炭銷路不暢,先后停采。
張沖
1932年,時任云南鹽運使的張沖將軍,為改變滇中鹽場所屬元永井熬鹽灶戶長期以木柴熬鹽導致周邊山林嚴重毀壞,提出實施“移鹵就煤”工程,在一平浪設制鹽場。1938年3月,羊橋箐礦井(一平浪煤礦前身)正式建成出煤,爛泥洼井也于同期建成,制鹽場設采煤股管理煤礦,1939年8月,制鹽場將采煤股改組為一平浪礦務局,擴大煤炭生產。
一平浪煤礦首任礦長龍紹昆
1950年1月6日,中共滇北區工作委員會一平浪地方工作團進駐一平浪鹽煤廠,龍紹昆為特派員。1950年3月,鹽煤廠由省工業接管部接管,隸屬省鹽務管理局。1950年9月,云南省成立煤業管理局,一平浪接管為省煤業局直屬煤礦。一平浪煤礦當時是一平浪鹽煤廠的一個生產車間,不便專業管理,經省煤業局與省財政經濟委員會、省工業廳、省鹽務管理局協商,實行鹽煤分管。1951年2月,云南省政府工業廳下達鹽煤劃分令,自1951年1月起,分別成立一平浪鹽礦和一平浪煤礦,至此一平浪煤礦正式成立,首任礦長系滇北區工作委員會特派員龍紹昆。
報送單位:云南一平浪煤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