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煤歲月】 篤行實干勇擔當 接續奮斗促發展——平煤故事(二)
2024-04-09 14:54
閱讀次數:1277次
在“移鹵就煤”中誕生的一平浪煤礦
一平浪礦區煤炭擴大開采,始于1930年代,與滇中鹽場制鹽業發展密切相關。原滇中鹽場所屬元永井熬鹽灶戶,歷來燒柴熬鹽,每熬鹽100斤耗柴300斤,所耗柴薪伐自鹽井周圍山林。時間一長,森林采伐殆盡,改向遠途采購,導致制鹽成本增加,阻礙了制鹽業的發展。張沖就任云南鹽運使后,試圖改良制鹽方法,籌劃開采煤炭,改進鹽灶,實現以煤代柴制鹽。1932年12月,張沖親自調查了一平浪煤炭資源,提出了“移煤就鹵”方案。經進一步論證,發現元永井和一平浪兩地地勢高差大,有天然形成的舍資河從元永井流向一平浪,為鹵水自流形成了天然條件。經過權衡利弊和難易程度對比,“移鹵”更為有利,于是修改為“移鹵就煤”方案。
“移鹵就煤”方案手稿
1933年2月,云南省政府正式核準施行張沖的“移鹵就煤”工程,并委任張沖兼任一平浪鹽場工程處督辦,全權負責此項工程?!耙汽u就煤”的技術關鍵是長距離運輸鹵水,滇中鹵水含有芒硝,腐蝕性較強,張沖帶領技術人員反復試驗篩選,先后考慮過木槽、石槽、鉛管、陶管等,最終選用釉面陶磚砌輸鹵溝。1937年4月,釉陶管道鋪設完畢??谷諔馉幈l后,張沖被任命為60軍184師師長率軍出省抗戰,此項工程移交省財政廳接辦。
“移鹵就煤”工程元永井辦公樓舊址
張沖在一平浪小廟山的舊居
一平浪鹽礦張沖紀念碑
實施移鹵就煤工程期間,在一平浪建設了制鹽場和煤礦區。1938年3月,羊橋箐煤礦(一平浪煤礦前身)建成投產,濫泥洼井同時試采出煤,同年8月元永井鹵水通過輸鹵溝成功輸送到一平浪,“移鹵就煤”工程全部竣工,一平浪制鹽場投產。這條長21公里的陶釉輸鹵溝一直沿用到20世紀90年代初,時間長達50多年。
輸鹵管道
羊橋箐煤礦(一平浪煤礦前身)從建設到生產,有工程技術人員正常管理,有正規的采掘圖紙,殘柱式采煤,通風、排水、運輸工具系統,月產量300噸左右,濫泥洼井月產約200噸。產量以滿足制鹽場熬鹽需要為準,自給自足,產品不投放市場。
左圖為殘留的羊橋箐礦井,后被當地農民修復開采
右圖為殘留的工棚
濫泥洼礦井遺址
解放前的大雪墩
抗日戰爭爆發后,云南成為抗戰大后方,許多沿海和內地的工廠、機關、學校內遷,加速了云南軍工和民用工業發展,出現能源短缺,煤炭供應緊張,價格上揚的局面;1938年秋,云南大學礦冶系遷移到一平浪附近的舍資鎮,與制鹽場合作,指導鹽、煤開采,促進了一平浪煤礦擴大生產。
順勢而為、借勢而進,一平浪制鹽場專設一平浪礦務局,著手開發南部井田,建立了新莊礦井,就地洗煤試煉焦炭,以銷售焦炭贏利為目的,發展商品生產。1940年,在解決新莊井產品外運,修建一平浪至新莊運煤公路的施工中,發現了干海資煤層,就此建設了干海資礦井及大雪墩煉焦場,并于次年3月同時投產。1943年,干海資焦炭產量達到高峰——9844噸。1941年至1946年,是煤礦發展的興盛時期,六年間共生產原煤14.4萬噸。1947年至1949年,羊橋箐煤礦、濫泥洼煤礦、干海資煤礦3個煤礦共生產原煤8.88萬噸。(待續)
報送單位:云南一平浪煤礦有限公司